陕西远程教育投资资源体系达5亿多元

  随着陕西省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为使各类优质教育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该省将用几年的时间建立教育资源服务体系,实现全省范围内教育资源共建共享。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发展,陕西省农村远程教育工程投资达到了5亿多元,目前全省80%以上的学校已经拥有了包括计算机、网络教室、校园网等三种技术模式的教育设备和环境,这些设备要发挥作用,教育资源是不可或缺的。

    同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使得新教材、新思路、新教法、新学法不断出现,也急需大量的资源进行配套。因此,怎么提高教学资源的应用率,提高教学质量成为迫切的问题。省电教馆将统筹、整合全省教育资源建设,建立起全省的服务体系;各地将结合地方特点,开发教学资源。同时,加强各地、学校之间的网络互联互通,构建共享机制,争取把现成的、最好的教育资源尽快地提供给一线的教师。

 

关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的障碍与对策研究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越来越为大家所关注,如何提高其有效性的问题成为了研究的热点。研究有效整合,先要从教师整合过程中的困难和障碍开始。只有明确困难和障碍,才能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和建议。从研究文献和调查结果分析,教师们在整合过程中会遇到观念性、技能性、保障条件等方面的障碍和困难。面对这些障碍,作者针对性地提出树立正确认识、整合的系统化培训、整体构建支持性环境等对策措施,期待对促进教师的有效整合行为提供启示与借鉴。

    关键词:恐惧;技能障碍;保障支持障碍;系统化培训;支持性环境;

    在信息技术的教育应用领域,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一直是大家所关注的问题。随着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层次逐渐加深,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如何有效整合的问题进一步凸显,不论是政府高层、理论界,还是学校和教师的实践层面,对整合表现出了高度的重视。

    一、整合过程中,教师遇到的障碍和困难

    (一)思想观念上的障碍:教师对信息技术充满恐惧,缺乏足够信心

    1.缺乏应用和用好的信心。决定教师投入信息技术应用的程度的重要因素是教师在应用技术过程中的信心水平。那些对于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少有和缺乏信心的教师总是试图避免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

    许多教师认为自己缺乏应用信息通讯技术的技能,一方面,学生对于教师在信息技术方面的能力的态度和预期可能会导致教师的恐惧,在课堂上,面对比自己更擅长操作计算机技术的学生会感到紧张和恐惧。另一方面,教师们非常担心在学生面前表现出自己不会使用信息设备,“出现故障了,不知道该怎么办”和“不理解信息技术术语和其提供的信息”,从而不愿意在教学中应用计算机。

    教师对于信息技术的恐惧主要源于教师害怕失去自己的专业地位,意识到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加强会降低或者削弱他们传统的教学技能。大多数研究成果表明教师对于信息技术缺乏信心已经成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一大主要障碍Bosley和Moon(2003)。例如,在教师接受培训的数量与教师将培训应用到课堂教学中的程度之间存在矛盾,仅仅是因为教师缺乏足够的信心将他们学习的东西应用到实践。

    2.抵制变革的消极态度。对于变革的抵制是阻碍教师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充分整合的一大因素。这种抵制意味着教师不愿意改变自己的教学实践,而要求改变则显得比较困难或不可能。

    3.缺乏对信息技术应用效益的认识。教师往往认为信息技术并不能改善和加强学习,不能充分意识到应用信息技术给学科教学带来的益处,由此导致不大愿意在学科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

    (二)能力上的障碍:缺乏合适的培训,不足以应对有效整合

    与教师信心水平直接相关的是教师的技能和能力。为了获得基础的和更高层次的应用信息技术能力,教师们需要合适的培训。有效的培训对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至关重要。教师能力的缺乏与教师的高质量的培训相关联,一并成为教师有效应用信息技术的障碍。

    1.缺乏对职前教师信息技术的培训。过去在对师范生进行职前培训的过程中,缺乏应用信息技术的机会,这直接影响了他们在就职后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另外,教师培训机构缺乏信息技术教学法的培训,缺乏对职前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应用信息技术的鼓励,导致职前教师无法有效地将信息技术技能迁移到课堂教学应用中。

    2.缺乏培训时间。从教育主管和行政部门来说,他们期望教师能够在完成既定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利用自己的时间参与培训。但对于教师而言,他们有良好的参加培训的愿望,但是却“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实践和接受有意义的关于有效整合的培训。”

    3.缺乏教学法的培训。一般来说,培训形式不合适往往导致教师低水平的信息技术应用。当教师在信息技术技能上获得一定的培训经验后,面对的则是不知道如何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备课和课堂教学过程、有效管理学生学习过程;在教师培训课程设计和教学实践中存在一些不足,仅仅关注基本的信息技术技能,并不能为教师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做好充分的准备。但最可能成为严重障碍的是培训者往往缺乏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的经验,自身在课程中就几乎没有应用到信息技术。这些造成了培训教师的信息技术技能并不能必然地让受训教师通过应用信息技术去扩展和改善教学,对学生的学习提供帮助。

    3.缺乏技能培训。除了教学法培训的需求外,对于教师特定信息技术技能的培训仍十分重要。信息技术技能的掌握是教师能够在教学和工作中应用信息技术的基础。在技能这一块,大部分教师都感到他们缺乏足够的培训,尤其是在解决技术难题的能力和理解技术的运行原理方面。

    (三)保障与支持上的障碍:设备条件不足,缺乏技术和行政支持

    1.缺乏足够的资源支持。接触信息技术的程度决定了教师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一方面,学校缺乏足够的设备而让教师接触不到信息技术;另一方面,学校信息技术设备的数量足够但由于学校组织管理不充分而让教师接触不到。研究表明,那些拥有高质量的信息技术资源的学校,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的实践才开展得不错。

    (1)缺乏硬件的支持。一方面,计算机硬件设备的不足会减少教师接触设备的机会,限制了教师更好地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另一方面,硬件的质量太差会给教师带来应用中的技术问题,减少教师应用技术的信心。

    (2)缺乏可用的有效资源。一是学校对课程教学资源的组织不利,缺乏对资源的最优化使用的规划和组织,这一点甚过硬件和资源本身的缺乏,重要的应该是安置能够为师生有效使用的适当类型和数量的资源。二是资源的可用性差。即便学校购置了大量的资源,但能够为教师所用的软件和素材却很少;同时缺乏教师个体化的资源,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法很好地将这些资源利用起来。

    2.缺乏技术支持。要应用信息技术开展学科教学,必然会在应用过程中遇到信息技术本身的问题。无法有效整合的教师们常常会抱怨硬件和资源的过时和老化,教师们在应用信息技术过程中会碰到技术本身的很多困难,导致设计良好的教学无法顺利实践。学校无法提供充分的技术支持,使得技术缺乏持久维护和更新,硬件和软件等不能如预期运行,这些也已成为教师们应用信息技术的最直接的障碍。

    3.缺乏行政的支持。除了硬件设备、软件资源和技术支持上的外部保障条件外,另外重要的保障条件就是学校领导的重视及其行政上的支持。行政领导对于信息技术及其应用的正确理念将影响学校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导的重视与否,是能否投入硬件和资源、能否在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方面给予政策支持的关键;在教学评价和考核上,行政对于信息技术应用的正确态度将成为教师们有效整合的导向力量。在关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的教师问卷调查中,有68%的教师认为缺乏足够的行政支持是他们在应用信息技术的教学活动中的一大障碍。

    以上所列的造成教师有效整合的障碍与困难的因素之间并不是孤立的,而是有着紧密的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构成教师有效整合的障碍因素。

    二、针对障碍与困难所采取的对策和措施

    (一)正确认识信息技术及整合的内涵,提升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信心

    正确认识信息技术及其应用,是正确理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涵义的前提。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不仅仅是演示课和示范课上的简单应用,不止是表面的作秀。信息技术既是教学中很重要的应用工具,同时,也给课堂教学带来新的文化,在信息技术面前教师和学生完全平等。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不仅仅是在课堂上使用信息技术就完成了。这只是整合的具体表现之一。真正意义上的整合。应该是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模式、教学过程等多方面的根本变革,各学科的教师都能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和和信息技术的操作技能。

    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有着其应用的诸多效益,对于学科教学而言,首先应该明白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整合实施主体和对象,信息技术应用的时机、地点,整合过程中应该采用哪些信息技术工具,教师自身对于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使用效益的最大化发挥起着决定性作用。不能强调那种为用信息技术而用信息技术的整合课,而应追求以优化学科教学,有效达成学科教学目标为基点的整合课,让教师们能够因时、因地、因人、因事而宜地对信息技术进行充分而恰切的应用。

    (二)以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为主题,设计系统化培训

    自从2000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后,各种形式、各个部门组织的信息技术培训接踵而来。从提高教师信息技术技能到整合教学,所有培训的设计不是从教师的实际需求和持续发展系统化考虑出发,而只是针对缺什么补什么,有点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感觉。

    为了切实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优化学科教学,改进学习,提升学科学习效果,就需要以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为主题,从教师的实际需求和持续发展出发,设计系统化的完整培训。在设计培训之前,要对教师的实际水平和需求全面考查和分析,同时要与学校、教师们一起研讨确定培训的计划和设计,根据教师的不同水平,分层次设计培训内容和课程。不同层级的培训对应不同层次水平的教师,更具针对性和适用性,整个系列的培训内容要为建设一支数量足够、质量合格、具有较高信息素养的教师队伍提供有力的支撑。

    1.信息技术技能培训。信息技术技能是增强教师有效整合的自信心的重要因素。只有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技能,教师才会有意识地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加入信息技术的应用。就信息技术技能本身而言,按照技能的不断深化和发展可以分成基础、中级和高级培训。另一个维度则是依据培训对象的不同安排不同的信息技术技能培训内容。培训对象大致可以分为领导层、骨干层和普及层三企层次。领导层的培训重点在于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基本能力的基础上进行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发展规划的培训;骨干层的培训要基于他们已经掌握的较高信息技术水平,让他们进一步深入掌握管理和维护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教学系统的能力;普及层的教师在于让他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知识,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初步具备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继续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2.教学法培训。单纯的信息技术技能培训并不能为教师有效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做好充分准备。教学法培训主要是应用信息技术的基本教学模式的讲授与研究,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策略与教学设计方法等,这部分培训指向信息技术实际教学应用的策略和方法。教师们通过培训,要明确备课和课堂教学的设计,要对学生学习过程仃比较清楚的认识,明确如何应用用信息技术有效管哩学生学习过程。作为教学法的培训者,不仅仅要具备信息技术技能,更重要的是能够有效地将教学方法应用的相关因素与信息技术的管理联系起来。

    3.整合培训。这一层次的培训内容在于从具体学科出发,提供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具体应用的案例和经验。信息技术与不同学科的有效整合有着不同的特点和规律,整合培训内容不能过于笼统,需要体现出不同发展地区、不同年级、不同学科有效整合的差异性。如对于小学低年级的教师而言,由于小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的限制,信息技术应该怎样引人才能促进小学生的认知发展。对于体育和音乐学科而言,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如何体现等问题,在这一层次的培训中都要解决好。同时,在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学科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处理好教学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一方面,教学的预先设计是为了教学过程中更好的生成;另一方面,生成的过程也是教师对信息技术应用以及教学反思的过程。

    4.持续的自我提升。除了以上层次的外在培训之外,教师信息技术技能与有效整合教学素养的不断自我提升是系统培训中的重要一环。教师内在的学习动机是其能够不断进步和发展的源泉,外在培训最终还是要通过教师(内因)起作用。在学校层面,在教师的课堂教学层面,如何构建教师不断自我提升的学习共同体是系统培训要研究的一大问题,即当不再提供外在培训的时候,教师们依然能够不断寻找学习和提高的机会。

    (三)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支持性环境的整体构建

    能够让教师们真正愿意去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活动,需要环境和氛围的支持。而这样一种环境和氛围的创设,需要行政部门和学校的不懈努力。

    1.学校资源的优化配置。硬件设备作为学校的信息基础设施,是教师们能够主动进行占总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重要的支持性物理环境;软性的教育教学资源则是教师们进行有效整合的重要条件。所谓最优化配置,重要的一个指标是教师和学生使用的可获得性,便于教师和学生的随时随地因需而用。对于学校资源的配置,要在前期进行学校和师生的实际需求调查,做出学校信息资源配置的方案。这个配置方案要坚持以下几条原则:一是硬件设备搭配合理,功能齐全,软件资源要坚持适用性;二是硬件的兼容性较好,可供随时升级更新;软件资源要注重开放性;三是注重从学校整体出发,全方位考虑设备和资源的可用、易用性,功能发挥的广泛性;四是精简节约,同时注重考虑产品售后的长期维护和其他相关服务;最后要注重利用网络平台构建设备和资源的有效共享,充分提高设备和资源的使用效率。

    2.提供专门的技术支持。技术问题是教师们进行有效整合的一大障碍,如果区县甚至学校能够为教师对信息技术的教学应用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教师们才会对应用信息技术产生安全感,而不再是恐惧感。一方面,打好学科教师信息技术技能培训的基础,以足以面对应用技术过程中的一些小状况并能迅速反应。另一方面,要提供专门的技术支持。这需要专门的技术人才,而对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校来说,学校领导必须认识到技术支持人员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应用信息技术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如何进一步界定信息技术教师的工作职责并科学合理地考核与评价,使他们能够安心和敬业地为学科教师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服务,是学校领导应该明确的问题。技术支持人员应该对于所有学校信息技术设备状况有一个实时的监控体系,及时掌握教室内技术的使用情况。同时,可以借助区县的力量,建议区县成立信息技术支持中心,能够建立起一套针对学校各种技术问题的迅速反应体系。

    3.提供行政支持,要营造教师探索有效整合的环境和氛围,校长的理念及行政上的支持是重要因素。在大多数成功学校群体内,学校领导对于改革都比较合作和支持,愿意承担责任,同时采用民主参与式决策。在他们眼中,鼓励教师中的先行者比较重要。让一部分先行探索,之后带动其他教师逐渐适应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向有效整合发展。在这样的学校内,教职工的士气都比较高涨,教师、学生、家长对于学校的教学都比较兴奋,愿意与别人分享经验。其次是要建立鼓励性的教学评价制度,一方面,要从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适用性、有效性方面制定评价指标,引导有效整合;另一方面,要建立集体研时评课制度,通过教师之间的研讨,提出有效整合中的问题;针对困惑与问题,学校要为教师们寻求专家的指导和帮助。

    4.虚拟学习共同体的建立。教师们在探索有效整合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电子网络的应用以及论坛的形式,得到本学区内外学校同行的支持。不仅能为教师们提供经验共享的平台,同时能够从同行的鼓励中增强应用信息技术教学的信心和动力,并由此获得更多更好的资源,有更多的机会一起探讨研究,逐渐提高整合的有效性。

    (四)注重技术和文化发展对有效整合的影响

    信息技术总是在不断的推陈出新,文化也随之在不断进步和发展。要有效整合是否一定要应用最新的信息技术,是否存在能够取代教师智慧的信息技术,都是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正如文中所提及的,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文化的发展,教师们所遇到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过程中的障碍和困难也将发生变化,而这种变化也是我们要继续追踪研究的问题。只有坚持在研究中发现、在发现中逐步解决问题的原则,相信能够开展信息民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的教师会越来越多。

学校教育信息化的核心是什么

 

    教育信息化是促进教育现代化的一种途经,一种策略。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我们在硬件环境建设、信息化管理、教师信息素养、学生信息能力等各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而这些成绩也正是我们保持激情,继续前行的动力。
    不过,在我们取得成绩的同时更应该清醒、理性地看待今天我们教育信息化的现状。

    最近,我参加了一个高规格的“教育信息化校长论坛”,可以说是满怀希望而去,却带着无尽的失望离开。学校教育信息化校长该做什么?学校教育信息化的核心是什么?这依然是值得我们好好思考的话题。

    在本次“教育信息化校长论坛”上,我有幸聆听了诸多知名校长关于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的经验介绍,感慨颇多!透过这些报告,我们可以看到目前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现状,特别是学校教育信息化的一些误区(也许由于时间的原因,校长们没有把学校的真实经验介绍完全),也正是这些误区影响着学校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发展。

    很多校长的关注点还是教育信息化如何让自己学校出名,信息化的功利性很强;教育信息化的硬件建设的投入;学校教学资源建设的丰富性;如何培训教师复杂的信息技术技能等。

    可以看出,很多学校的教育信息化还是停留在物质和技术层面。当然这些物质和技术是我们教育信息化的基础,是不可或缺的,但是想想,我们轰轰烈烈地进行教育信息化这么多年,我们的研究和实践还停留在“教育信息化的外围”,这样是否太浅层了?而且这些因素也会局限我们的思考,让我们很容易只从物质、技术层面去思考教育信息化。

    我们学校教育的目标和核心是什么?学生的发展,学生的成长是我们教育的目标和重心。因此,我们教育信息化的最终目标还是通过“技术”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具有综合能力、创新能力的学生。

    因此,学校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应该是“运用”。我们教育信息化的中心工作就是如何运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此,我们学校的教育信息化校本教研的中心和重心应该在如何运用上下功夫。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运用?课前、课中、课后运用的关系如何?如何在综合活动中运用?如何在自主学习中运用?教师如何指导学生运用?教师如何理性看待技术的作用?运用的“度”怎样?我们课程学习中需要怎样的技术服务?等等。这些问题都是学校教育信息化进程中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而且是应该去实践的问题。

    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我们要理性对待,特别是作为管理者,我们应该思考怎样去认识教育信息化的核心价值。

    相信只要我们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来关注教育信息化,我们的研究与实践会越来越深入。

信孚教育集团与东约科技签约信息化建设

 

      近日,信孚教育集团与东约科技签订信息化建设协议,从门户系统建设开始信孚教育集团的教育信息化之路。

      信孚教育集团创办于1989年,有15年成功办学经验,现有20多所学校,包括幼儿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等教育和特殊群体教育,初步构建了0-100岁终身教育体系,开创出集团管理、连锁办学的先进模式。信孚现有教职工800多人、在校学生上万人,是中南五省民办教育界的“龙头”。

相关链接:信孚教育集团

东约科技与华南师范大学联合举办教育信息化产品研讨会

    月七日,东约公司在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成功的举办了“教育信息产品研讨会。东约公司副总经理,技术总监,高级项目主管参加了会议,并分别在会上进行了发言。会上,东约公司副总经理申立先生不但与嘉宾们兴致勃勃的对高校信息化管理进行了探究,并结合日常教务工作的实际,亲自为嘉宾们进行了教学管理系统和实验室管理系统的产品演示,得到了来自华南师范大学十几个院系领导和专家老师们的热烈响应。

 

    申立指出:“真正实现信息化教育,必须从原始的教育观念上进行转变。东约公司本着源于教育,服务于教育的理念,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思想模式,致力于为全球高校信息化建设提供解决方案及技术支持,做信息化解决者,努力将中国教育信息化提高到一个新的台阶。”

 

 

   整个演示会议高潮迭起,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华南师范大学的专家们围绕软件的构架逻辑、设计理念、实际需求等方面与东约公司人员进行了激烈的讨论。东约公司技术总监周统青先生对问题逐一进行了现场回答,得到了在场嘉宾们的肯定。

 

  周统青说:“教育的飞速发展,导致院校专业差异化的不断扩大,从而学校与学校间,学校与院系间,形成了信息化需求不能各自满足的局面。东约公司结合客户的不同需求,想客户所想,为客户进行需求个性化定制,最终在根本上解决了供需不一的矛盾。”

 

 

  在会议的需求交流互动环节中,东约公司员工通过与嘉宾们的一对一沟通,收集了各自不同的实施需求,并承诺在三个工作日内为对方做出个性化解决方案,得到了嘉宾们的一致欣赏。

 

 

  据悉,东约公司将逐步在全国知名高校举行此类研讨会。

 

左涛